1981年4月统一社会党&ldo;十大&rdo;制定了以广泛有效地利用科技革命成果,
实行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为主要内容的80年代社会经济战略,效果极为显著。
1981‐1985年东德国民收入每年增长44,工业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增长
76。
80年代中期,民主德国已成为世界十大工业强国之一。其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第10‐11位,国民收入总额占世界第12位,劳动生产率居世界第6位,人均国民收入6440美元,远远超过苏联,比英国还高。人民生活水平在东欧国家中居于首位,人均住房面积23平方米,每百户居民中有小汽车42辆,电视机111台,电冰箱118台,全国粮食已基本自给。
第三节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概述
政治结构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因其地处德国西部,人们又称之为西德。联邦德国是联邦制国家,外交、国防、货币、海关、铁路、航空、邮电属联邦管辖,其余由联邦和州共管或由各州自治。这种联邦和州的分权原则体现了饱尝纳粹法西斯集权苦头的德国人民不希望有一个权力过分集中的中央政府的心理,也符合占领当局不希望看到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德国的意图。
根据基本法,联邦议会由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组成,联邦议院选举办法采用直接选举与比例代表制选举相结合的程序,即议员一半通过直接选举,一半按名单选举产生。每4年改选一次。为了防止联邦议院中小党派众多,从而难以形成必要的多数,有关法律规定一个政党至少必须获得5的选票,或者在3个选区获得多数票,才能进入联邦议院。
联邦参议院是各州在联邦一级的联合机构,其成员由各州经间接选举产生,各自代表本州政府。各州在联邦参议院中的席位不等,居民人数超过600万的州占5席,不到200万的州占3席,其余各州占4席。各州代表无权独立活动,必须根据州政府的指示在联邦参议院内同本州其它代表投一致票。联邦参议院拥有参与立法权,即联邦政府的所有法律提案在送交联邦议院审议之前必须先提交联邦参议院,但联邦参议院一般只有推迟性的否决权。凡被联邦参议院否决的提案,交由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各派11名成员组成的&ldo;调解委员会&rdo;处理。如果调解不成,联邦议院可以不顾联邦参议院的反对重新表决通过。
联邦德国元首是总统,总统的权力比之魏玛时代有很大削弱,只是国家
权力的象征性代表。总统由联邦议院全体议员和人数相等的各州议会代表组成的&ldo;联邦大会&rdo;选出,任期5年,可以连任一届。基本法废除了魏玛共和国时期总统所拥有的&ldo;紧急权力&rdo;。如果联邦议院拒绝联邦总理的信任案,联邦总统又不使用解散议院的权利,在此情况下政府一项标明&ldo;紧急&rdo;的法案得不到议院同意时,便出现了&ldo;立法紧急状态&rdo;,这种状态的有效限期为
6个月,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联邦参议院的同意便可通过法律。1968年,
议会批准一项法律,规定在战争时期或发生全国性大灾难的时期建立&ldo;应急政府&rso;,其中23成员来自联邦议院,13成员来自联邦参议院,其权力包括:指派军队执行治安任务,接管通常由文职官员行使的职责,管理运输业务,征募年满18岁的男子参加&ldo;防务部队&rdo;等等。
联邦总理由联邦总统根据议会中党派力量对比的实际情况提名,经联邦议院选出。联邦政府的活动实行总理原则,部门原则和内阁原则,即:总理不仅是政府成员的头号人物,而且发挥着实际领导作用,他拥有决定政府指导原则的权力,并有权向联邦总统建议联邦部长的任免事项;在政府总的指导方针的范围之内,各部部长必须独立掌管本部门,总理不能干涉各部事务,不能绕过部长直接向各部门的官员下达指示;如果部长间发生意见分歧,总理不能独自解决纠纷,必须同整个内阁一起解决。根据魏玛共和国的教训,基本法规定了&ldo;建设性的不信任投票&rdo;原则,即&ldo;联邦议院必须根据多数议员的意见选出一名继任人,并在请联邦总统罢免联邦总理时,才可对联邦总理表示不信任。联邦总统必须根据联邦议院的决议任命新当选者。&rdo;原政府在新政府产生前必须坚持工作。
基本法制定者以吸取魏玛共和国失败教训为由,在基本法中对政党作了一定的限制,规定政党在组织纲领和活动等方面都应受基本法的监督。
联邦德国的国旗延用原魏玛共和国国旗。首都波恩。国歌选用《德意志高于一切》的曲调和第三段歌词。
1949年8月14日,联邦德国进行了第一次普选,基民盟‐基社盟获31的选票,社会民主党获292,自由民主党获119。基本上形成了基民盟‐基社盟和社会民主党两大政党加上一个较小政党(自由民主党)的格局。第一届联邦政府由基民盟‐基社盟和自由民主党等联合执政,基民盟的康拉德&iddot;阿登纳担任总理,自由民主党的弗兰茨&iddot;布吕歇尔担任副总理。第一任联邦总统由自由民主党创建人之一特奥多尔&iddot;豪斯担任。
1953年秋和1957年秋,联邦德国分别举行联邦议院大选,基民盟在选举中都取得胜利,阿登纳政府继续执政。在1961年秋的议会大选中,基民盟丧失了多数地位,获241席;自由民主党取得很大进展,得66席;社会民主党得190席。基民盟同自民党组成联合政府继续执政,仍由阿登纳任总理。作为联邦德国的主要执政党的基民盟基本上奉行亲美的政策,鼓吹&ldo;收复德国东部领土&rdo;、&ldo;重新统一&rdo;德国,强调加强北约组织及联邦德国的军备,重视德法联盟,主张欧洲联合,拒绝承认民主德国以及东德与波兰之间的奥得‐尼斯河边界。1955年宣布&ldo;哈尔斯坦主义&rdo;,即除苏联外,同任何与民主德国建交的国家断交。阿登纳以反共著称,1956年以德共旨在推翻宪法为由,宣布其为非法组织(1969年德共才被允许活动)。他对苏联和东欧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老女再嫁 继承遗产八百亿 大小姐的贴身高手 攻略C的错误示范 王女韶华 非典型除妖 我在奇幻游戏里修仙 等爱雨过天晴 爱江山更爱美人 清宫攻略[清穿] 丞相如此多娇 诸天顶峰 逍遥天尊 校花的绝品狂医 巾帼王妃不宅斗 恐怖探险小说之荒村古墓 救世主:宇宙之光 铁血特种兵 我真的只是想打铁(下) 明日之后是末日